方蟹科,又名啦啦蟹,拉拉蟹,絨掌蟹,平均背甲寬約1.5公分,分佈於日本,新喀裡多尼亞,印尼,印度,馬達加斯加,台灣以及中國大陸的廣東等地岩礁海岸.
啦啦蟹(Ptychognathus
barbatus)在魚缸中具有多種功能和優點,使其成為受歡迎的觀賞性無脊椎動物:
主要功能與優點
- 出色的清道夫:啦啦蟹是雜食性的,牠們會積極地在魚缸中尋找並攝食藻類、植物殘骸、殘餌和生物屍體。這有助於維持魚缸的清潔,減少有機物的積累,進而有助於維持水質穩定。
- 和平的個性:牠們是魚缸中侵略性最低的蟹類之一,通常不會攻擊魚隻、蝦子或其他無脊椎動物。這使得牠們成為社群缸的理想選擇,可以與大多數小型、性情溫和的魚類和蝦子和平共處。
- 活躍有趣的行為:與一些害羞、常躲藏的蟹類不同,啦啦蟹非常活躍,經常在缸中四處探索、攀爬。牠們的“蓬蓬”狀螯肢(雄蟹的螯指基部外側有一叢長絨毛,形似啦啦隊的彩球)也增加了觀賞趣味。雖然牠們不會像過濾蝦那樣主動濾食水中的微粒,但牠們會清理螯上黏附的食物。
- 適應性強:啦啦蟹對水質條件的適應性較好,可以接受較廣的水溫22-30°C和pH值6.5-8。這使得牠們相對容易飼養,適合初學者。
- 小型體型:牠們的體型通常只有2-3公分,非常適合小型魚缸。
飼養注意事項
雖然啦啦蟹功能多樣且易於飼養,但仍有一些注意事項:
- 防逃措施:牠們是攀爬高手,可以攀附在打氣軟管、水管或其他設備上逃出魚缸,因此務必確保魚缸有緊密的加蓋。
- 提供躲藏處:儘管牠們活躍,但也會需要躲藏的地方,尤其是脫殼時。提供岩石、沉木和水草等造景可以讓牠們感到安全。
- 飲食補充:雖然是清道夫,但如果缸中食物不足,仍需額外餵食,建議每週2-3次,可提供薄片、顆粒飼料、冷凍紅蟲或豐年蝦等。牠們也會挖掘底砂,所以提供細砂底床會有助於牠們展現自然行為。
- 壽命:啦啦蟹的壽命相對較短,通常只有一年左右。
- 繁殖困難:儘管牠們可以在淡水環境中生存,但其幼體需在海水中發育,因此在家庭魚缸中繁殖非常困難,市面上的個體多來自野外捕捉。
總體而言,啦啦蟹是魚缸中一種有益且迷人的補充,牠們不僅能幫助維持水質,還能帶來生動有趣的觀賞體驗。
應該是 絨毛折額蟹 Ptychognathus barbatus
回覆刪除謝謝
刪除